“鄧主任,我去了好幾家醫院都沒查出來是什么病,有的說是食管問題,可治了也沒用……”鄭爺爺(化名)的怪病可真是讓他苦不堪言,醫院去了不少,也沒能說明白到底是咋回事。
77歲的鄭爺爺身體一直硬朗,五個月前,出現了吞咽困難的癥狀。吃不下這可不是小問題,進行了一些對癥治療后,癥狀卻沒能好轉,吃飯變成了一種折磨,人也越來越消瘦。幾經波折,他來到了郫都區中醫醫院脊柱外科,找到鄧俊才主任。鄧主任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再結合多年的經驗,認為老人有可能是因為頸椎問題導致的吞咽困難,將他收入院進行下一步檢查治療。
抽絲剝繭,一步一步尋找病因……完善胃鏡,排除了食管本身病變。影像檢查發現頸椎前方骨質增生明顯,食管受壓明顯,初步考慮吞咽困難與此有關。憑借多年經驗,鄧俊才主任考慮診斷為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癥(DISH),為了驗證自己的診斷,進一步完善了檢查,最終證實診斷無誤。
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癥是一類以肌腱附著點炎及相應的韌帶出現骨化、鈣化并在骨骼附著部有新骨形成為主要表現的骨??;發病部位主要涉及脊桂、骨盆,也常常侵犯跟骨、髕骨等。
DISH最常影響脊柱,常表現為背痛和僵硬;位于頸椎大的椎前骨贅,可導致患者的氣管和食道移位,進而引起吞咽困難和氣道阻塞。
雖然病因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發現包括年齡、肥胖、痛風,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等多種危險因素與其發病有關;目前無法直接有效治療該疾病,其治療方式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 手術減壓和內固定可能適用于DISH出現如骨折、頸椎病、腰椎管狹窄、神經功能障礙、感染或疼痛畸形等特定合并癥的情況。
診斷明確以后,在鄧主任的建議下,鄭爺爺一家決定進行手術治療。脊柱外科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術中,鄧主任憑借多年經驗,精細操作,完美地避開了血管、食管、氣管,切除了椎體前方的骨贅,徹底解除了對食管的壓迫,用時2小時左右,順利完成。術后,鄭爺爺立馬感覺自己的咽喉等部位輕松了許多,并逐步恢復了正常飲食,就算是大口吃飯也沒有原來那種難以下咽的感覺了。
近日,老人來到醫院進行術后復查,他明顯比原來胖了一些,精神非常好,他說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脖子能活動自如,吃飯、喝水也都十分順暢。(劉倩、醫師報陳遠航)